当前位置:首页 >> 莆田一中 >> 加油中心 >> 教研原创 >> 正文
PCR释疑
【发布日期:2016年09月06日】 【来源:】 【字体:: 】 【阅读:次】 【关闭

PCR释疑

占国忠 (福建省莆田市  莆田市第一中学    351100

郑  萍 (福建省莆田市  莆田市教师进修学院 351100

    文章编号1005—2259(2014)9—0032—0

 

    在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关于PCR的教学过程中,有几个问题经常困扰教师和学生,下面就列举这几个问题并解答。

1 引物如何保证特异性?

PCR中对引物的要求是最高的。为取得PCR的成功,首要条件是设计好引物[1]。因为PCR的模板一般采用基因组DNA,所以设计引物最重要的是特异性要高。引物长度根据统计学计算,长约17个碱基的寡核苷酸序列在人的基因组中可能出现的机率为1次。因此,引物长度一般最低不少于16个核苷酸,而最高不超过30个核苷酸,最佳长度为2024个核苷酸。但是如何直观了解某个引物特异性?可以登录NCBI (National Center of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CBI(Center for Bioinformatics,北京大学生物信息中心)或者EBIEuropean Bioinformatics Institute,欧洲生物信息研究所)等网站,上面有目前人类已经测得的各种生物基因组碱基序列数据库,还提供序列比对(BLAST)。可以将引物序列与基因组序列进行比对,从比对结果可以直观看出引物的特异性程度。

2   PCR的底物为什么不是脱氧核苷酸,能量为什么不是ATP提供?

    必修二课本54页关于体内DNA复制,文中是这样描述的:“以游离的4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受此误导,很多人认为PCR的底物也是4种脱氧核苷酸。事实上这句描述是错误的。不管是原核还是真核生物,DNA聚合酶能催化的底物都是4种脱氧核苷三磷酸,即dATPdGTPdCTPdTTP,或者统称dNTP。它们不能被相应的二磷酸或者一磷酸化合物所取代,也不能被核糖核苷酸所取代。所以不管是在细胞内还是细胞外,DNA复制所用的底物都是dNTPdNTP在反应时会脱去焦磷酸(PPi,形成磷酸二酯键所需要的能量来自α-β-磷酸基之间高能键(即靠近脱氧核糖的高能磷酸键)的裂解[1]。所以dNTPPCR的底物,同时也是所需能量来源,不需要加入ATP来提供能量。

3  循环过程中会不会产生大量的非基因片段?

如图是PCR的原理简图。其中AB代表模板DNA,ab代表引物,A1B1代表长产物片段,A2B2代表短产物片段,即目的基因。从图中可以得出,第一次循环不会产生A2B2,只有A1B1,第二次循环才开始产生A2B2,但是同时又产生A1B1,所以有人认为A1B1会比A2B2多。其实不然,以AB原始数量为1进行推导:AB的数量是不会增加的;A1B1只能以AB为模板复制,所以每个循环它们只能增加1个;其余的都是A2B2,所以我们可以列出表格如下。由此可知,PCR不会产生大量的非基因片段,而随着n的增大,A2B2约等于2n,可以近似认为是指数增长的。

循环数

1

2

3

4

n

AB

1

1

1

1

1

A1B1

1

2

3

4

n

A2B2

0

1

4

11

2n-n-1

 

 

 

 

 

 

 

4  PCR是不是只能扩增已知序列?

    锚式PCR可以扩增未知序列。对于一个mRNA,如果只知道其中一小段序列信息,可以利用下游锚式PCR扩增其已知序列的3'端下游的未知序列,也可以利用上游锚式PCR扩增其已知序列的5'端上游的未知序列。以下游锚式PCR为例,扩增反应需要3个引物,进行一个逆转录反应和两轮PCR扩增。

    3个引物是:一个oligo(dT)引物,2个利用已知序列设计的序列特异性引物(引物1和引物2)。

整个过程包括逆转录、第一轮PCR和第二轮PCR三个部分。

逆转录是用oligo(dT)作为引物,因为真核生物的大部分mRNA都有多聚腺苷酸的尾巴,可以用oligo(dT)作为引物,合成cDNA第一链。

第一轮PCR是用引物1oligo(dT)作为引物,因为oligo(dT)是非特异的,所以对靶序列扩增的特异性是靠引物1来控制的,这轮PCR的产物的特异性不能保证是唯一的。

第二轮PCR是用引物2oligo(dT)作为引物,以第一轮的产物作为模板。在第二轮扩增中,不仅放大产物的量,而且通过引物2进一步提高扩增的特异性[3]

 

主要参考文献

[1]王镜岩,朱圣庚,徐长法.2002.生物化学第三版下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595,410-417

[2]李兴玉.2009.简明分子生物学.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11-112

发表于《中学生物教学》2014年第9

CN:61-1256/G4

PCR释疑

作者简介:1占国忠(1981-),男,福建省莆田市第一中学,一级教师,硕士,zgz98003@163.com,13959511323  

    通讯地址:福建省莆田市第一中学(351100)  占国忠

  [打印]      [关闭]


闽公网安备 35030202000319号


版权所有:PG电子·(中国)官方网站

Copyright ©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序号:闽ICP备05012062号-1号]

地址: 莆田市城厢区霞林街道办学园南街1699号 351100 05942631666 电话:05942631666 传真地址:05942631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