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高效课堂,从现在做起 ——读《中国课堂的奇迹》有感 黄建芬
“我到精英中学之后,提出了一个口号——“救亡图存”;制定了一个计划——新精中改造计划“;实施了一个课改——全面推行”体用上海、头取江苏、臂采山东、脑借陕西、源在衡水、魂归精中的高效“6+1”课堂教学模式,短短3年,让精英中学起死回生,成为全国课改名校“。我就被书面上李金池校长所写的短短这几行字所吸引。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走近了李金池,他1982年毕业于河北师范学院历史系,1992年被任命为衡水中学校长。担任衡水中学校长12年,使衡水中学迅速崛起为一所全国名校,创造了一个教育神话。2004年奉调担任衡水市教育局局长。2010年出任石家庄精英中学校长。当时这所民办学校正处在发展的低谷,升学成绩连年滑坡,招生数量逐年减少,生源质量逐年下降,学校已经处在了兵败如山倒的危险境地,全校上下都弥漫着悲观情绪。他提出“激情教育、高效课堂、精细管理”三箭齐发的办学理念,对学校进行全面的改革,根据精中的校情,大胆地借鉴各地经验进行课堂实验,经过不断地探索、比较、实践,博采众家之长,最终总结形成高效“6﹢1”课堂教学模式。在短短的三年里,他向课堂要效率,努力打造精中“6﹢1”高效课堂,使学校从“烂摊子”实现了崛起,再一次创造了奇迹。 ”课堂高效“6 +1”课堂改革,颠覆了传统的课堂秩序,转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出了学生们的学习激情,全面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品质和学习能力,如合作学习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勇于质疑的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等。高效“6+1”课堂模式被业界誉为,继洋思、杜郎口之后,全国第三大课堂范式,它颠覆了传统的课堂秩序,转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出了学生们的学习激情,全面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品质和学习能力,如合作学习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勇于质疑的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等。高效“6+1”课堂,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高效“6+1”模式中的“6”,在课堂中进行,包括“导”、“思”、“议”、“展”、“评”、“检”6个环节;第二部分是高效“6+1”模式中的“1”,谓之“用”,在课后的自习中进行。即每个教学内容的教学流程都需要七个环节,即“导”、“思”、“议”、“展”、“评”、“检”、“用”。课堂效率的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促进了教学质量的快速提高。把素质教育落实到课堂教学,实现课堂教学的“三个转变”,就会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自觉性;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创新性;学生就会会学、乐学,成为学习的主人。 我们作为新一代的教师面对新课堂,要把课堂当成“讲堂”,把 “教案表演课”之类的做法摈弃,取而代之的是凸显学生文体地位、关注师生情感交往的互动式“学堂”。通过积极实践与深入研究,更好地认识各种教学(学习)方式的优点与局限性,并根据特定的教学环境、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选择不同的教学(学习)方式。课前应有应付课堂上可能会出现的种种意外的心理准备,这样,在课堂上才会游刃有余。名师的课堂给我们带来意外的惊喜,常常能让学生“一通百通”,这是他们数十年在课前苦心经营、精心打造的结果。新课程强调互动生成,这对教师的课前预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预设不再是一个表态的“形案”而是量个开放的、包容多种教学设计的“心案”。高明的预设应是灵活的、弹性的、动态的,教师在教学中心中有案,教中无案,寓有形的预设于无形的、动态的生成中,随时把握课堂教学中闪动的亮点,把握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切入点。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会形成自己独特的经验性思维,它往往在不知不觉中沉淀、内化,成为具有个性的“隐性理论”,要彻底改变它,需要我们进行持久的、深刻的、全面的反思。如果缺乏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信心和勇气,那么,在预设和生成的问题上,就会不自觉地选择预设而忽视生成;如果缺乏对新课程背景下教学行为的反思,就会走向另一个极端——弃预设,倒向生成。无闪走向哪个极端,都会使新课程改革流产。 课堂教学说到底是心与心的交流、思维与思维的撞击过程,是“惑、感、思、悟”的过程,交流的手段应该是语言、文字和学科符号,多媒体课件可以锦上添花,但不能喧宾夺主。多媒体课件是教学的现代化手段,不是目的,无论现代与传统,只要有益于教学,我们都可以选择使用;而且,我们还可以在探寻两者有机结合方面下工夫,最大限度地实现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从自身做起,备课时把自己当成学生一样对待,这才是新课堂教师该有的最基本的要素。颠覆旧有的传统课堂,代之以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就是学生学、学生讲、学生议的课堂,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把成长的权力还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学习的主人,发展的主体。这种科学的课堂教学模式,颠覆了传统的课堂秩序,转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出了学生们的学习激情,全面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品质和学习能力,促进了学校教学质量的快速提高。 读完这本书我深深地认识到他为什么能成功,为什么能如此成功,是他所奉行的“高效课堂”的理念和具体的实施方案在中国的课堂上生根、发芽、缔造的奇迹。于是高效课堂就在我的心中扎下了根。 打造高效课堂,从现在做起,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
闽公网安备 35030202000319号
版权所有:PG电子·(中国)官方网站
Copyright ©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序号:闽ICP备05012062号-1号]
地址: 莆田市城厢区霞林街道办学园南街1699号 351100 05942631666 电话:05942631666 传真地址:05942631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