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莆田一中 >> 加油中心 >> 教研原创 >> 正文
读《大师的创造力:成就人生的7种智能》一书有感 PG电子·(中国)官方网站 龚荔群
【发布日期:2019年06月24日】 【来源:】 【字体:: 】 【阅读:次】 【关闭

应用多元智能理论提高生物学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读《大师的创造力:成就人生的7种智能》一书有感

PG电子·(中国)官方网站  龚荔群 

 

一、关于《大师的创造力:成就人生的7种智能

《大师的创造力:成就人生的7种智能》(多元智能理论之父的创造力百科全书),作者是哈佛大学教育学家、心理学大师、多元智能理论创始人,被誉为“推动美国教育改革的首席科学家”的霍华德·加德纳。它是作者厚积薄发,纵观科学与艺术的小型百科全书。

该书聚集7位大师——爱因斯坦、弗洛伊德、毕加索、斯特拉文斯基、艾略特、格莱姆、甘地创造力喷薄而发的鼎盛青年年代,而非他们成名之后的光环,带给我们看待大师们的崭新视角。用七位大师展现多元智能理论,可以说本书不仅仅是一种理论,更展示了将这七种智能发挥至极致的人。作者让我们认识到创造力的7项主要智能——自我认知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语言智能、音乐智能、身体-动觉智能,以及人际智能,每位大师对焦一种智能,揭示了创造性人格的基本特征和创造过程。《大师的创造力:成就人生的7种智能》是创造力研究中最系统、最全面的成果之一。

其实,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去审视我们的学生。即每个学生的智力都没有高低之分,而只有智能组合方式的差异和表现形式的不同。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来看,个体智力的发展受到环境包括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教育条件的极大影响与制约,即所有智能通过发展都能成为能力。语言智能通过听说读写能使人说话自如或书写流畅;数理逻辑智能通过演绎归纳和推理使人有效地工作和思维;视觉空间智能通过视觉和意象进行绘画能发展人的视觉创作能力和视觉准确定位能力;身体运动智能发展手眼协调和平衡能力以及身体表现能力;音乐智能使人学会创作音乐和分析欣赏音乐;人际智能则能关注他人感受并发展与人共事能力;自我认识智能可监控个人思维、展示自律、保持冷静;自然智能可使人对生物和自然物进行鉴别与归类、分析生态和自然环境。这些都为我国的教育改革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

二、关于读书后的思考

(一)课堂教学低效现状

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正在蓬勃开展,新课改让课堂充满了激情和活力,但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和发展,也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如一些教师过分追求课堂教学手段的新奇而导致“课上热热闹闹,课后难见实效。”经常听到老师们的怨言:“课堂上该讲的都讲清了,但一旦测验检查,学生又好似没有学过一样。”这说明老师所教的东西并没有被学生掌握,其实这就是课堂实效低的问题。我们必须弄清楚造成课堂教学低效的原因,并且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够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

    经过细致观察和深入的调查分析,我认为造成课堂低效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教师备课不充分。深入备课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关键之一。有的教师在课堂上泛泛而谈,或简单地把课本上的知识复述给学生,设问也肤浅,学生虽然回答得热热闹闹,可教与学的实际效果教师却全然不知,这些都是教师不认真备课造成的。

    其次是教师对“三维目标”理解不透。“知识和技能”、“方法和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是新课改的指南,但在现实教学中,经常有教师活生生地把三维目标分裂开来,课堂上往往只重视其中的一点而忽略其他的两点,完全没有注意三维目标的内在联系和完整性。这样就仅仅是为教学生知识而教学了。

    再次是教学方式的形式主义严重。教学手段和形式一定要服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这个道理是显而易见的。但在现实教学中,尤其是一些公开课或者是比赛课,场面轰轰烈烈,学生也很配合:回答时争先恐后,发言时抑扬顿挫,讨论时脸红耳赤,表演时惟妙惟肖……然而课后检测成绩却令人寒心。要知道,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是围绕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而开展的。假如为了一味追求场面的热烈而使教学活动和教学方式变成形式主义,那将是教育的悲哀。说到底,我们的教学活动是要追求实效性,而不是做给人看的。

正因为我们有些教师从思想认识到教学方式都存在不足,造成了教师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效率的低下。要摆脱这种被动的局面,就一定要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

(二)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理念

    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互为联系的双向过程,任何一方的因都会累及到两者的果。课堂教学的效果如何,教师与学生会从不同的角度来衡量。那么,我们的课堂教学应该达到怎样的效果呢?基于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宿点,我们的课堂教学应追求学生学有所获,力求能有高效的最大限度的收获。而实际上教与学是具有一定的针对性的,每个教师在付出的同时也希望有所回报,不做低效或微效劳动,这就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实施实效教学。

    何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就是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所谓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指的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通俗地说,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进步,有提高。具体表现为: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实效教学是最大的“以生为本”,是最好的“人文关怀”。若每个教师都能实实在在地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学校则必定焕发蓬勃生机,形成良性循环,这是学校发展的需要,也是教师发展的需要和学生发展的需要。

    (三)提高生物学教学实效性的基本策略

    1、钻研课标教材,研究学生智能,提高备课质量。

要克服课堂教学的随意性及低效问题,提高教师的备课质量尤为重要。新课程理念下的备课应从传统的备“教师怎样教”为主,转为备“学生怎样学”为主。

首先,要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准确定位教学目标,确保教学要求既不能拔高也不能降低。当今社会是个多元化的信息社会,它要求每个人多项智能的全面发展及个性才能得到充分展示。为此,在传授生物知识和培养技能的同时,应该深入挖掘生物学科中能培养学生多元智能的内容,并且更加注重学生各项智能的发展,使每一个学生的强项智能带动弱项智能的发展。如学习高中生物《绪论》时,围绕多元智能进行如下设计:语言智能— 阅读生物的基本特征;身体运动智能— 角色扮演科学家上台介绍各自的简历及成就;音乐智能— 使用适当的背景音乐,利用音乐提高学习效果;数理逻辑智能— 提出材料中的问题,论证生物科学的新发展,运用所学理论解释一些与生产生活相关的现象;视觉空间智能— 通过投影小张庄农田林网及林牧渔业的共同发展,展示生态学与生物科学的发展;自我认识智能— 阐述自己对生物学的学习观点和方法及要求。

其次,要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一般地讲,对知识、技能的东西宜通过讲授获得,对陈述性的、事实性的知识应用,应采用动手实践、主动探索和交流合作为主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发展过程。只有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才能使教学资源得到充分的挖掘。多元智能理论强调每一种智能的发展有早晚快慢之分,每个人智力的结构也不同,正是这些不同使得每个人的学习类型和智能类型各具独特性,导致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差异及思考问题的差别。为适应发展学生的智能的独特性和多样性,通过发挥不同智能活动的不同作用,创造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教育。对具有不同智能结构特点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智能作为媒介,以达到对具体的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

再次,要认真设计教学问题,提高教学活动的针对性、目的性和实效性。智能的不同组合及表现构成了每个人不同的智能结构,教学活动应依据学生智能的差异扬其所长,开发学生的潜在智能,使潜藏在学生身上的隐性才能发展成为显性才能。因此,教师的提问应该既能体现出教学的重点,又符合学生的智能特点;既能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又有利于学生思维活动的充分展开。备课的立足点不再是从“我想怎么教”出发,而是从“如果我是学生,我将怎么学”的角度出发,更多地考虑学法的指导,考虑学生的全员参与,改变教的方式与学生学的方式,才能真正在点点滴滴中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应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教学实践,教师应该充分调动各种智能在教学中的使用,使相同知识内容的教学可通过多种途径进行,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兴趣。如“生态系统的结构”一课通过多元智能理论而教的教学设计如下:

课题 :二 、生态系统的结构

目标 : 通过八种智能模式学习生态系统的结构。

资料 : 池塘生态系统挂图、音乐磁带、多媒体课件等。

学习活动:

语言智能 — 让学生阅读教材内容,概括归纳知识结构。

数理逻辑智能— 利用表解法表述教材的知识结构。

视觉空间智能— 通过挂图、多媒体课件绘出教材的知识结构图。

身体运动智能— 用角色扮演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音乐智能 — 使用适当的音乐使学生情绪激昂,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人际关系智能— 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扮演温带草原生态系统中的某一食物链。

自我认识智能— 畅谈学习本节的感受。

认识自然智能— 课件展示食物网中一种生物的灭绝会对其他生物的影响,从而认识到生态系统的整体性。

通过以上设计,每个学生都能以适合自己智能特点的方式学习,并通过多种途径达到对知识内容的掌握,发挥自己的优势智能,带动弱势智能的发展和进步。特别是在合作学习中,可从其他成员身上汲取智能和长处,把自己的强势智能融入小组的学习中。总之,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教学设计,要确保给学生提供多样化和个别化的学习机会和学习途径。

    2.营造良好氛围,设计多元智能活动,构建和谐课堂。

    在实施新课程改革过程中,课堂教学应给学生营造一个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有一个思维想象的空间。具体地讲,课堂教学应达到:师与生要和谐、人与文要和谐、情与理要和谐、导与放要和谐、思与悟要和谐、知与行要和谐。事实证明,学校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模式,给教学注入了活力:如果课堂上能在老师引领下,呈现出你一言我一语、你提问我回答、你不足我补充、你错误我纠正、你掉队我帮助的景象,那么这样课堂的学习氛围就一定浓厚,就能使每个学生在课堂中都具有一定的安全感、信任感、成就感和愉悦感,真正体现我们的课堂是面向全体、追求人人发展的。要做到因材施教,提高实效,使教学形成良性循环,学有所获,教有所得。研究表明,人类的出生之前就已具有各种智能发展的基础。加德纳认为遗传基因对智能可达到的程度可能有一个最高值。在现实生活中,人的智能要逼近这个极限的可能性很小。然而,如果我们能多为学生提供有利于某种智能发展的条件,那么几乎每个人都能在那一种智能的发展上取得一定的效果;反之,如果学生始终不能接触开发某种智能的环境,那么其生理潜能无论多大,都不太可能被激发出来。这就告诉我们:只有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环境,他们的多元智能才有可能被激发出来,获得发展。因此,在生物学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创设一个熟悉的、使他们感兴趣的学习环境,学生只有在真实的、紧张的、愉快、民主的情景中,才能最大限度地激活他们的思维活动,更好地运用并发展自己的各种智能。借助多元智能理论的教学过程,就是要承认差异、理解差异、善待差异,不断发展和开发所有参与主体的多元智能要素,以达到有效高效学习的目的。在多元智能的环境里,为学生提供单一的、直接用于激发学生某种智能的素材可能并不是最主要的,重要的是设计出一些让学生感到有意义的活动,以此来激发他们各种智能的组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提供的问题素材可以跨越学科界限,这就意味着资源的开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研究同一专题的不同方面,自由地选择学习材料,有充分的机会探索各个学习领域。另外,学生可根据需要独立规划自己的学习,如提出问题、拟订计划、搜集信息、记录统计、分析整理信息、发表意见、讨论交流等。学生的学习不再受制于课本,而是在操作中学习,从而体验更深刻,知识、经验更丰富。例如,“探究机动车尾气的排放对植物的危害”活动中,既涉及很多知识的专业领域,如生物的、物理的、化学的、数学的,又需要多方面技能,如需要查找工具书、专业杂志,上网或请教专业部门、专业人员,进行数据处理,形成结论等。这样就为学生提供了综合过去所学概念和知识的条件,创造了以不同的学习方式展示其不同智力强项的机会,从而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实现因材施教的目的。

    3、练习和课外活动的要求要体现多元智能理念。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任何一种能力的形式都是在知识掌握、运用及反复训练的基础上形成的。根据多元智能理论,不管是优势智能还是弱势智能的发展都是在不断学习和反复训练中实现的。因此,教师借助课内练习、课外作业和课外活动,巩固课内所学知识并发展智能,促进生物学教学实效性的提高。如学过环境污染后,可让学生调查学校周边环境,写出防治学校周边环境污染的小报告;学过嫁接、压条、扦插后,可让学生亲自去果园实际操作;学习生物多样性后,学生能否写一首反映生物多样性的小诗,并配上音乐;学习过课本内容后,学生有何体会或感受?学习过课本中的图和表解后,学生能否以图画表或以表绘图,并要求对生物图像进行分类比较等;根据认识自然智能的特点,让学生搜集生物信息并加以分类;就生物现象写观察日记;组织学生进行户外生物实践活动等。通过这些作业活动的设置,使学生的学习目的性增强,使不同智力结构学生的不同观念、想法得以全方位表现,有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和生物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而提高生物学教学的实效性。

总之,只有我们的教学能更加有效,学生的智能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借鉴多元智能理论,在备课、课堂教学、作业布置上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不但能够强化学生的优势智能,还能够深化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标。

  [打印]      [关闭]


闽公网安备 35030202000319号


版权所有:PG电子·(中国)官方网站

Copyright ©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序号:闽ICP备05012062号-1号]

地址: 莆田市城厢区霞林街道办学园南街1699号 351100 05942631666 电话:05942631666 传真地址:05942631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