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陶行之谈教育》一书有感PG电子·(中国)官方网站 黄建芬
陶行知先生毕生致力于中国的教育事业,他写文章的目的单纯,明确即表达他的教育观点,也因此他的文章多观点鲜明、条理清晰。 “教学做合一”用陶行知的话说,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之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之三方面,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他用种田为例,指出种田这件事,要在田里做的,便须在田里学,在田里教。在陶行知看来,“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它的含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方法,“事怎样做便傅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由此他特别强调要亲自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 值得指出的是:“教学做合一”的“做”与杜威“从做中学”的“做”是有区别的。首先,陶行知所说的“做”是指“劳力上劳心”,反对劳力与劳心脱节。其次这个“做”亦是“行是知之始”的“行”。陶行知指出:“教学做合一既以做为中心,便自然而然地把阳明东原的见解颠倒过来,成为’行是知之始’,’重知必先重行’,他认为“有行的勇气才有知的收获”。可见陶行知的“做”是建立在“行”的基础上,是以“行”求知,强调“行”是获得知识的源泉。这些见解在认识论上具有唯物主义因素,因而“教学做合一”和主观唯心主义的“从保重中学”就有了区别。但是陶行知所说的“行”与我们现在所讲的实践还不同,他所说的“行”还只是个人狭隘的琐碎的活动。 陶行知特别重视生活教育的作用,他把生活教育当作改造中国教育、社会的唯一出路。在陶行知看来,有了生活教育就能打破“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的传统旧教育;有了生活教育,就能“随手抓来都是学问,都是本领”,接受了生活教育就能“增加自己的知识,增加自己的力量,增加自己的信仰”。陶行知不把生活教育当作衡量教育、学校、书本甚至一切的标准。他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在死教育、死学校、死书本里鬼混的人是死人”。生活教育理论在反传统的旧教育上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它揭露并批评了旧教育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山了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在当时的历史下,对普及识字教育、扫除文盲,在很多方面是适应的。如陶行知提出“教学做合一”,要求“教”与“学”同“做”结合起来,同实际的生活活动结合起来,这对教师就有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尊重学生,注意教学之外的生活,指导学生在实际的活动中学好本领,培养他们的生活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讲,对当时的教学方法的改革有积极作用,对我们现在的教学方式也有启发之处。 看看现今的教育,我们要承认理论和实践的差距,老师按照书本上教,可能学生的理论知识很丰富,但是遇到实际的问题,学生还是不知道该怎么解决。此外,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可能只有一种,但在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要懂得灵活和创新。我们一定要把书读活了,千万不能读死书,死读书。 一、以“做”为中心 学生知识的获得是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练习这个过程从而掌握。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实践性是“教学做合一”的特征,因此“做”的过程才能让学生获得知识,从而逐步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陶行知先生特别强调要亲自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他说“: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做”是学的中心,也就是“教”的中心。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重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比如在体育课上,老师示范动作,讲解动作要领,学生通过观察,听讲来学习这个技术,虽然在理论上学生可能学会了这个动作,但在做的过程中又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要经过老师的知道纠正和学生的反复练习,才能基本掌握这个技术动作。 二、在“做”中解决问题 现在的学生思维是非常敏捷和开阔的,什么事都想去尝试着做,这是非常好的,思维往往离不开实物,动手不仅能丰富学生的表象和感性,也是理性认识的基。比如在体育课中,让低年级学生学习拍球,首先老师要让学生认识球,了解球的特性,讲解拍球的动作技术,然后示范,但这些都是表象,学生根本不能理解,所以学生的“做”—练习是非常重要的,在练习过程中就会发现很多问题,有些同学只能拍一两次,掌握不住节奏,有些同学总是拍着球移动,有的同学拍的快。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问题,但你会发现,只要学生多练习,自然而然就会拍好,学生直接从做中理解了拍球的理论知识,从玩中学,学中乐,体会“做”的乐趣。 三、在“做”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陶行知先生说:“小孩得到言论自由,特别是问的自由,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要把束缚儿童创造力的裹头布撕下来,使他们敢想会做。”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除了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问题外,还要给学生留足思考的时间,把他们的思维在其间纵横千里,乐在其中。轮流上台,与教师,同学们一起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这样,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增强了自我表现的意识,另一方面,也激发了学生兴趣,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对不同的答案采取延缓策略,以保护学生的自尊和学习的热情,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会勉励他们,让每个学生装在自信中独立地自由思考。随着广阔的思维空间的形成,学生的创造性火花就会不断迸发出来。 丰富的想象是创造性思维的翅膀,创设情境,很容易把学生带入想象的天地,非常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例如在篮球战术教学中,教师设置对抗场境,通过对学生的引导使其积极提问,找出问题,解决问题。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接触的情境越多,发问的能力就越强,设想的方案也就越具想象。不仅使学生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同时也培养和增强了学生创新的勇气和信心。 教育要养成创造的人才,因此陶行知提出了“六大解放”思想:一、放儿童的头脑,二、放儿童的双手,三、解放儿童的眼睛,四、解放儿童的嘴巴,五、解放儿童的空间,六、解放儿童的时间。在体育教学中,坚持以“教学做合一”让学生有时间自己练习,学会相互交流经验,主动去探索方法,开动脑筋去理解,从而掌握体育技能。 四、让学生互帮互助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我们知道,传统的学习都是老师在讲,学生跟着做,但这种学习是不能让学生完全的掌握知识的,而且不能长久的记忆。在课上,我们可以开展“一帮一的”活动,要求一个优生帮助一个后进生,并列出名单,还要求学生开展比赛,看谁进步更快。通过这一活动,后进生由于经常得到优生的帮助,克服了学习上的困难,进步很大;优生向后进生讲解的同时,自己也得到了提高,达到了互教互学,转化后进生,培养优生,共同进步的目的。不仅如此,还解决了我们体育教师因所教学生多而难以因材施教的困难。教别人既要做又要动脑,让好的学生更好的理解掌握一项技能,让后进生能得到更多的指导练习,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 陶行知丰富的思想是他整个教育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他关于健身与全面发展关系的认识充满了辩证法精神,是科学的。“教学做合一”思想在对中小教学上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闽公网安备 35030202000319号
版权所有:PG电子·(中国)官方网站
Copyright ©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序号:闽ICP备05012062号-1号]
地址: 莆田市城厢区霞林街道办学园南街1699号 351100 05942631666 电话:05942631666 传真地址:05942631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