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读书体会 福建莆田一中 李丽
“ 学无止境,教海无涯”。最近读了一些书,其中宁波市音乐教研员黄伟平写的“名曲里的故事”这一本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书中他依据多年的一线教学经验积累分析道:“他在15年的中学音乐教学中体会到:中小学音乐教育应该把大多数学生培养成为音乐欣赏者,而非音乐专家;应该把学生领入通向音乐宝库的道路。而非只教歌曲,学学基本乐理;应该教会青少年不在商品音乐、流行音乐的海洋里迷失方向。”因此他坚持音乐教学应该体现艺术性与思想性的统一;艺术性与情感性的统一。 于是他依据国家教育部中小学音乐教育要求,推荐了50多部中外名家名曲作品,从作者、创作背景、主题思想、剧情梗概、传闻轶事等不同的角度,由浅入深的介绍;也加入了他个人的理解、感受和体会,为音乐爱好者抛砖引玉,唤起音乐爱好者的共鸣。通过读这些书、这些作品,感受黄伟平教研员的名师大家风范,我也接受一次自身修养的提高;对音乐作品理解和分析能力的提高,真是受益匪浅。 在《名曲里的故事》这一书中,有一篇关于著名音乐家柴科夫斯基的交响乐《悲怆》的分析,读完令我感到收获颇丰,因为对于大多数人来讲交响乐是高大尚又难懂的艺术形式,但是通过对作者创作时的时代背景和个人经历的了解,对于交响乐《悲怆》的欣赏便了然于心了。 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俄罗斯19世纪最伟大的作曲家,生于乌拉尔沃特金斯克的一个工程师家庭。他一生中创作的作品很多,体裁也十分广泛,其中交响曲占有突出的位置,尤其是《第六“悲怆”交响曲》,它是柴可夫斯基交响曲创作的顶峰之作,也成为十九世纪末叶交响乐创作的高峰。很值得人们赏析,体会柴可夫斯基作曲家当时创作的心情。 一、创作背景 1893年10月28日,柴可夫斯基交响曲创作领域里的最后一部作品—《第六“悲怆”交响曲》,由作曲家亲自指挥,在圣·彼得堡首演,反应不佳。也许是由于这部乐曲惶惑不安的情绪和异样的阴暗使他碰壁。但是,当柴可夫斯基死后,此曲再演,也许是由于听众懂得了它的含义,场内一片哭泣。这是我们时代的一位伟大的交响音乐作曲家创造性生涯的最后总结。他自己说过:“在这部交响曲里我倾注了自己的全部心血。”他在构思和创作这部作品时“深深地哭过”,首演后欣然接受弟弟莫杰斯特的建议,用了“悲怆”的标题。 这部交响曲虽然不是真正的标题音乐,但标题性却是十分鲜明,那就是人生的美好理想与笼罩着整个俄国的黑暗的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冲突无法调和,导致悲剧的结局。柴可夫斯基创作这部作品的时期,正是残暴的沙皇亚历山大三世反动统治最为黑暗的时期。他像无数俄罗斯知识分子一样,心中苦闷仿徨、无所适从,在这段时期中,他曾苦苦地思索着人生的意义。他所要表达的是在铅一样沉重的天空下,那些被置于黑暗的深渊里的、面临着窒息的那个时代的全体俄国民众的绝望和悲哀以及对死亡的恐惧。同时,也表达了要摆脱那一切压迫而谋生存的人们的徒劳的热情。作为“最后的”《第六“悲怆”交响曲》,在音乐语言上既表现出柴可夫斯基对一生交响曲创作观念的总结,也体现出他对人生总结的“潜在标题性”。 《第六“悲怆”交响曲》以人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黑暗的现实生活之间的矛盾为中心内容展开,最终以悲剧的结局结束了全曲,将作者的内心世界以读白的形式展现出来。音乐源于心声,它折射出作曲家人生的态度和内心世界。 伟大导师列宁身前十分喜欢《悲怆交响曲》,他曾在欣赏后高度评价了这部作品,称赞这部作品特有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容深受世界人民的喜爱。 在向学生推荐这部作品的目的是:面对曲折的人生道,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你该如何应对?《悲怆交响曲》深刻的告诫我们。 此次读书也让我感悟到教师一定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而我们教育不能只在工作中只积累经验,更要边教边学习、思考,有所实践,有所创造。我们力求做到:共同学习成长——提升专业水平,深切的感受到从学“树人”——到“育人”。
|
闽公网安备 35030202000319号
版权所有:PG电子·(中国)官方网站
Copyright ©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序号:闽ICP备05012062号-1号]
地址: 莆田市城厢区霞林街道办学园南街1699号 351100 05942631666 电话:05942631666 传真地址:05942631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