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莆田一中 >> 加油中心 >> 教研原创 >> 正文
构建心理健康教育“走心”课堂 ——读《T.E.T.教师效能训练》一书有感 莆田一中 陈伟
【发布日期:2020年09月15日】 【来源:】 【字体:: 】 【阅读:次】 【关闭

构建心理健康教育“走心”课堂

——读《T.E.T.教师效能训练》一书有感

莆田一中  陈伟

 

T.E.T.教师效能训练》是各国教育家口碑相传的革命性教师培训课程,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托马斯·戈登博士于1965年创建,被美国公、私立学校广泛采用。50年来,遍及全美及世界27个国家。这一课程所教授的技巧与方法构成了本书的内容,书中很多案例和叙述来自参加培训的老师的切身经历与体验。课程的设计者托马斯·戈登博士,师从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卡尔罗杰斯。我在此书中看到了基于人本主义的快速建立优质师生关系、高效改善学生课堂表现、显著提高教师效能,大有收获。

不同于国外发展先进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小学中是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殊存在。它至今没有课标,没有统一教材,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心理老师为此遇到很多困难。但也正是因为本学科此特点鲜明,心理教师有了更大的自主发挥的空间。作为心理健康专职教师,如何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构建出一个“走心”的课堂并帮助学生获得感悟与成长,是我一直在不断的思考、摸索、总结的议题。

兵法有云,攻心为上。一节心理健康课如何能“攻下”学生的心,我想就是要走心。只有走心的心理课堂才能显现心理健康教育学科的特殊性与专业性,也才能让学生自发地内化课堂所学并从中获益。要做到“走心”真不是一件易事,它不是苦口婆心地为学生好,不是一味娱乐让学生开心。

一节走心的心理健康课,首先从教学设计开始就要用心。很多人误以为上心理课就是搞几个游戏活动让学生开心就好,没有太多讲究。这源于他们内心的刻板印象——相比其他学科知识讲授,心理课注重趣味性。我认为若教学设计以趣味性为主,那学生难以获得成长。因为教学实践证明,最长远教学效果往往是对学生而言觉得有用的知识,可能是他们当下或者以后能用到的部分。

记得刚工作的头两年,我总是挖空心思想着怎么让心理课变得有趣,变着法地搞各种不同活动让学生开怀一笑。但后来从学生的课后反应来看,他们笑过的很快就忘了,记忆牢固的反而是是那些对他们实用、有启发的知识和体悟。常常一节大家玩得开心的趣味心理课结束后悄无声息,而一节他们有所获益的课结束后会自发鼓掌感谢老师的启发,这让我感触很深。于是我的教学设计主旨渐渐调整为对学生实用或启发性知识和体验上,有趣的部分若能有助于教学目标达成那就锦上添花,若只为博一笑却无助于教学实效那就果断舍去。

一节走心的心理健康课,其次要抓好课堂实施的几个关键点。

第一,课堂导入很重要。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同样的内容,采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学生接受起来会更加乐意和主动。面对从未真正接触过心理方面知识的学生,我通过形式丰富生动的导入部分力图营造良好氛围,充分调动他们积极参与进来。

第二,围绕主题搞活动。心理健康教育课的重点在于活动中的体验,绝不能为了活动而活动,活动应该有主题、为实现教学目标而服务。心理健康教育课也应该坚持一个主旨,并围绕这个主旨,着重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以达到优化他们的个性心理品质、提升心理健康水平的目的。

第三,适当的自我开放。如果心理教师能在适当和必要的时候,作真诚的自我剖析、自我开放,学生也会减轻自我防卫心理,真实地表达自己、安全地探索自己。有时学生甚至会主动要求:“老师,你呢?你以前是怎么样的?给我们说说啊!”不过作为一名心理教师,其最重要的角色始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自我开放应该有一定的原则和限度,否则,将会导致角色混乱,得不偿失。

第四,课堂体验需加深。“体验”是心理健康课最核心的要素之一。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目的不在于解决知与不知的问题,而是要通过创设一定的心理情境,开展极富启发意义的活动,来造成学生内心的认知冲突,唤醒学生内心深处潜意识存在的心理体验。对于学生心理来说,再精彩生动的讲授都无法替代个人的亲身感悟和直接体验,哪怕只是一点小小的启发,也能留下深刻的记忆。

另外,从教学设计到课堂生成,不是照搬就好。因为课堂生成有很多未知因素,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且个性迥异的个体,谁也不能保证教学实施效果如原先设想的完美,那是不现实的。

所以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还总结出以下几点:教学实施过程中要细心地关注学生情绪和行为反应的变化,还要即时关心学生、积极评价和反馈。在心理课堂上要有“心理场”,心理老师要营造安全且受保护的课堂氛围,学生能感受得到,就能调动参与积极性,潜移默化地增强辅导效果。心理老师还要灵活运用心理咨询技术,比如当学生被动、不愿分享时适当地自我开放;当学生愿意分享时做到真诚地倾听与接纳;当学生有不良情绪感受时引导他恰当表达,共情他的痛苦;当学生自我评价较低时要积极关注,帮助寻找资源等等。

这些是最能体现心理健康学科特殊性和心理教师专业性的部分。在十多年一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我一直在努力提高自己这些方面的能力。未来它们仍是指引我继续提升教学水平的方向。

诚然,要构建心理健康教育“走心”课堂,还有很多问题有待探索和解决,我会持续促进自省与成长。

 

 

  [打印]      [关闭]


闽公网安备 35030202000319号


版权所有:PG电子·(中国)官方网站

Copyright ©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序号:闽ICP备05012062号-1号]

地址: 莆田市城厢区霞林街道办学园南街1699号 351100 05942631666 电话:05942631666 传真地址:05942631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