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深度思维》一书有感 PG电子·(中国)官方网站 王闽阳
本学年阅读了学习策略专家叶修的《深度思维》,受到了很大启发。 一、深度思维与浅度思维 为了更清晰地理解“深度”的意义,叶修先生从怎样的思维可以称为与之对应的“浅度”思维说起。第一种浅度,是逻辑链条的短浅,无法认知较长的因果链条。比如,走象棋的时候只能考虑1-2步,解数学题的时候只能往后推论1-2级,又或者对事情发生的原因只能分析出最浅近的直接原因。第二种浅度,是思维过程中只能从最熟悉的地方出发,缺乏切换视角的灵活性。比如我们在沟通、规划、写文案等事项中,往往只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因为我们最熟悉的就是自己),而无法切换到别人的视角上去换位思考。第三种浅度,是对于信息量较大、较复杂问题的束手无力。第四种浅度,是只关注眼前的、近处的、近期的内容,而缺乏长远规划、全局掌控的宏观视角。这四种浅度就是一般人思维过程中的局限和弱点。对应的,能在这四个方面进行突破和改善的,则可以称为深度思维。深度思维是指:(1)拥有较长的思维逻辑链,能够认知较长的因果链条;(2)能够突破自我中心的局限,灵活切换看待问题的视角;(3)能够处理较大的信息量,在杂乱的信息流中保持思维能力;(4)能够在宏观视角上分析问题,认知事物所处的生态的特性、事物的长期趋势等。总的来说,深度思维是具有巨大价值的思维方式,思维的技术与格局是每一个普通人都应该认真研究和学习的能力。我也坚定地认为,在这个高压、高竞争的时代,处处充斥着阶层固化的焦虑,而深度思维将成为这个时代个体崛起的最可靠武器。 二、深度思维策略——“5Why”与“5So”思考法 面对生活、工作、学习中的诸多问题和任务,我们需要高效的深度思维方法去分析和解决它们。书中对如何让思维更加深刻的“思维逻辑链”做了精辟阐述。思维是一根链条,越长的链条代表了越深刻的思维。深刻的思维让你能够挖掘事物的根本原因,推断事物的深远发展结果。思维逻辑链,是一强大的兵器。 人的思维可以分为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换位思维、系统思维等很多种,其中逻辑思维是最基础的,它是一切其他思维方式的根基。而逻辑思维就像是一根链条那样,从一个节点延伸到另一个节点,绵延不断——就像数学证明题那样。简单的数学证明题会让你从条件A推导到结论B,而复杂的证明题则让你从A推导到B,再一路从B推导到C、D、E、F、G…… 大部分情况下,我们的思维逻辑链条都太短了,短常常意味着肤浅,找不到问题的根本原因。那么,如何才能找到问题的根本原因呢?本书推荐一种简单易用的方法:即“5Why”法,如何找到问题的根本原因。找问题的原因是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最常用的技能之一,作用巨大。但是找问题的原因并不那么简单,面对同一个问题,有些人能够找到深层原因,有些人只能找到浅层原因,甚至是错误的、无用的原因。很多时候,这是深度思考能力的差别,也就是思维逻辑链条长短的差别。 如果要求在短时间内处理大量信息,很多人的思维能力是跟不上的,大脑常常处于超载状态。如果说某个事实现象是一个点,那么由这个点展开的思维逻辑则是一个链条,而这个链条应该有两个方向:一个是向前追溯原因,一个是向后追寻结果。叶修先生又推荐了“5So”思考法,指导如何洞悉事物的未来趋势。 真实的世界很复杂,使用思维方法来处理问题也没有那么容易。很多时候,我们需要综合使用多种思维方法来分析问题。多方法综合使用在复杂的世界里,做一名进阶的思考者 三、换位思维——如何知道别人在想什么 需要建立共同认知、克服自我中心,才能自如切换视角进行换位思维,将深度思维的功效发挥到极致。换位思维,一般是指思考、感受别人的内心所想,并以此为逻辑起点展开自己的推论和行动。当你已经明白别人是怎么思考的、别人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想法时,你就得到了换位思维的结果。那么怎样得到这种结果呢?你需要在思维的前端、尚未得到任何思维结果时,就切换到别人的视角上。即,换位思维的核心,是从别人的视角出发来看待、思考问题。虽然没有任何两个人的认知系统是完全一致的,但是要想在某件事上能够从他人的视角出发看待问题,那就必须要在这件事情上和他有部分的共同认知。而认知系统,又常常是自身的经历所塑造的。 第一,对于曾经有过类似经历体验的,可以再次调出那些经历体验。人的经历体验会沉积进入内心深处,并不常在认知表层出现。所以有时候,即便你曾经有过某种体验并积累了相关的认知,但在当下并不能自然地流露出来,需要你去有意识地刻意调用。第二,对于没有经历过的,也许可以临时体验一下。第三,如果无法体验,就寻找有相应经历的人来帮助自己思考。(3)克服自我中心 也有时候,我们已经和别人有了共同的认知系统,但依然无法形成换位思维。事实上,由于大家都是人,都有基本的喜怒哀乐等情绪,都要吃饭睡觉,所以对大部分事情是有天然的共同认知的。但换位思维依然很难,因为我们无法克服自我中心,习惯于死死地守住自己的单一视角。思维的结果常常取决于看待问题的视角,站在他人的视角上,就得到了换位思维。由于不同的人想法差别巨大,我们会形成一种感觉,换位思维是变化无常、完全没有任何套路可以摸索,纯粹靠自己去领悟。 三、可视化思维——看得见的思维,才是好思维 由于大脑“内存小”的弱点,我们需要图像来辅助才能达到深度思维的效果。图像的加入让我们的思维变得可视化,思考更加直观、宏观与快速,犹如低配电脑新加了一根内存条。 手头有众多任务,应该先做哪些、后做哪些?一般人没有什么规划,随机选择,或者哪项任务已经火烧眉毛了就赶紧处理哪项。重要且紧急的事情当然需要优先去做。但艾森豪威尔认为,重要事情一般不紧急,紧急的事情一般不重要,所以大部分时间应该做那些重要而不紧急的事情,不做那些既不重要又不紧急的事情,并尽量减少紧急而不重要的事情或交由他人去做。把你手头的所有任务放入上面的四个象限中,你就知道应该如何分配自己的精力和时间了。信息庞杂的时候,我们的思维会变得混乱、浮浅,难以驾驭手头的工作,不仅做事情的效率变低,而且容易引发拖延问题和烦躁的情绪。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可视化思维工具来调整庞杂信息流下的思维状态,拒绝浮浅思考,追求深度思维。 四、流程思维——在平凡中创造奇迹的方法 伟大的成就不是因为有某种秘籍,而是来源于对流程的掌控和优化。你需要识别流程的结构、类型,并学会全流程优化的方法,这才是在真实世界里成长为高手的方法。一件复杂的事情往往由多个流程、步骤组成,把每一个流程、步骤都进行优化,做到(接近)最好,就叫全流程优化。 |
闽公网安备 35030202000319号
版权所有:PG电子·(中国)官方网站
Copyright ©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序号:闽ICP备05012062号-1号]
地址: 莆田市城厢区霞林街道办学园南街1699号 351100 05942631666 电话:05942631666 传真地址:05942631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