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理性与清明——整本书阅读之思辨读写》 读书心得一 PG电子·(中国)官方网站 刘一兵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颁布之后,我们对整本书阅读也给出了充分的关注,但是更多的是停留在思想的上关注,没有转变为行动上的重视,身份上依然停留在“倡导者”这一层面,教学引导自由随性,教学上依然停留在先前的课外阅读状态,缺乏必要的课程设计与教学安排,学生的阅读随意散漫。 怀着学习的虔诚心态,读了余党绪老师的《走向理性与清明——整本书阅读之思辨读写》一书,收获良多。 一、身份需转变:从倡导者到引领者 “思辨读写”,拿到书 ,首先看到的是一个陌生的名词。几天的阅读里,细细琢磨这四个字,却意味深厚。从思辨读写的角度审视,日常早已习惯自适的教学方法当即显得既空且泛。 是的,整本书阅读带来新的挑战与困惑。将整本书阅读纳入高中教学的体系中,将高中语文教学重新放回厚实的人文土壤中,或可以丰富“高考语文指导师”的内涵。不过,当新课标碰撞课堂教学,当整本书阅读纳入教材体系,我们该以怎样的心态和姿态去面对?我们该为课堂增加怎样的储备和学养?面对教育教学变革带来的新挑战:我们又该如何应对?传统课堂与整本书阅读如何融合?如何开展读与写的教学实践?……这是新的身份带来的新的问题与困惑。 而所有的困惑的解决,则首先取决于我们是否能首先完成自我的定位,身份的转变。在余党绪老师的书中,我们或可得出,教师是阅读专题的设计者,阅读活动的组织者,读写思辨的引领者“在一般的课我阅读中,教师的角色主要是倡导者。在整本书阅读中,教师则是读写与思辨的教练,是读写结合的示范者,是思想与学术的引领者,更是阅读活动实施的管理者与督促者。” 二、认识需转变:从课外阅读到阅读课程 余老师将思辨作为了一个重要的课程目标,系统地将课程的三个要点指出来,一方面要原生态阅读,不宜只读片段,也不宜只是听书,总之阅读不能吃别人嚼过的细碎;一方面要深入思考,让阅读走向全面,复杂,深刻;最重要的,阅读要有转化,转化性的阅读让阅读可以实现运用,让学生能利用阅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余老师的书给我很大的启发。教师要带领学生进行原生态阅读,引导学生思辨性阅读,也要关注思辨的读写转化。整本书阅读内容繁多,如何筛选阅读内容往往成为诸多老师的困惑。余老师用自己丰富的教学经验,为老师们搭建了一条清晰明确的路径,教师要精心设计专题,用专题教学推动整本书的阅读教学,用专题教学组织学习活动,引导学生深度学习。 |
闽公网安备 35030202000319号
版权所有:PG电子·(中国)官方网站
Copyright ©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序号:闽ICP备05012062号-1号]
地址: 莆田市城厢区霞林街道办学园南街1699号 351100 05942631666 电话:05942631666 传真地址:05942631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