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教学预设与生成关系论》心得体会 PG电子·(中国)官方网站 林培贤 余文森教授指出,人是未完成的非终极的存在,教育不应该把培养中的中点当做终点,以目标取代目的,否则就会阻隔人的发展。人是不可限定的,教育不能限定人,只能引导人全面、自由、积极地生成。新课标也指出,教师应积极构建动态生成性课堂。动态生成性课堂教学是指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合作、对话、碰撞的课堂中,即时生成的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情景。在生成性教学中师生的角色发生了很大变化,教师由过去知识的传授者转变成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学习的合作者。课堂教学也将突破传统教学的框架,更为关注学生的发展。 动态“生成”的课堂就意味着教师要改变以往“授之以鱼”的传统教学模式,更注重“授之以渔”和“悟其渔识”。 动态生成性课堂教学过程不是教师对学生的单向的“培养”过程,而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生成的课堂应使课堂由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变成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由师教生学的过程变成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它体现了课堂教学的丰富性、开放性和多变性。如果能在地理教学课堂中融入动态生成教学理念,将能唤起学生学习的巨大热情,使课堂更生动、更有活力。这些即时生成的资源有些是学生思维的闪光点,有些是课堂的转折点,教师若能及时、有效的捕捉并很好利用这些资源,可对课堂教学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课堂,教学往往会收到一些预想不到的好效果。
一、预设课堂教学环节,引导课堂动态生成
新课程改革的教学预设不同于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预设,是一种宽容偶发性和突发性、促成多样性和创造性的预设,是一种能够促进师生共享教学愉悦的预设,是一种内在的包含着教学生成和教学创造的预设。杨九俊先生说,课堂的有效生成应该是预设的生长、形成,是课堂预设的思路、设想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在师生的对话交流中生长出来。预设是否巧妙、是否有创意,直接影响课堂生成是否顺利、师生互动是否成功。 因此,新课程背景下,应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备课尤其要吃透教材,对教材内容把握从容自如。教师如果没有精心的预设,课堂就没有精彩的生成。预设课堂教学环节,才能引导课堂动态生成。 在上《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我预设了四个教学环节。达尔文乘坐 “小猎犬号”,1831年12月起航,作了历时5年的环球科考于1835年09月16日到达加拉帕戈斯。 探究一、设计航线 考察完加拉帕戈斯岛之后达尔文继续前行,到达澳洲的悉尼,绕过澳洲后进入印度洋,经非洲的好望角进入大西洋,于1836年8月份回到巴西巴伊亚州附近。 请你为达尔文设计一条合理的航线。 探究二、生物(企鹅和树菊)之谜 1、从气候角度分析为什么加拉帕戈斯群岛有唯一生活在赤道地区的企鹅一一加拉帕戈斯企鹅 2、受寒流影响,加拉帕格斯群岛大多数低平地区极端干燥。在海拔较高的过渡地带覆盖著森林区中为树菊植物林,能从雾中收集水汽从而维持整个森林生态系统。分析加拉帕戈斯群岛多“浓湿雾”的原因? 探究三、渔场之谜 3、丰富的饮食曾经一度让加拉帕戈斯企鹅成为岛上最成功的动物之一.这里有着世界上最大的渔场——秘鲁渔场。结合洋流分布,描述秘鲁渔场的形成成因 探究四、生物之殇 4、当地雀类的巢中,以及海龟和信天翁的胃中都发现了塑料垃圾。在对海滩进行清理,发现了来自日本的塑料瓶,以及来自中美洲、墨西哥和邻国秘鲁塑料碎片。说出塑料垃圾的运动线路。面对塑料垃圾污染,如何保护加拉帕戈斯群岛。 对课堂预设采取多种形式,反复深人地研究、探讨,通过一境到底的课堂预设,多角度,多层次预设,使课程变成一种动态、发展的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二、捕捉亮点资源,促进课堂动态生成 课堂生成的动态资源具有随机性和偶发性,即在每个人身上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正如布鲁姆说过:“没有预料不到的结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课堂上的一些“意外之举”,其中不乏可贵的、积极的、创新的生成因素。课堂中学生的提问和回答往往会不经意的出现一些亮点。这些亮点是学生学习的顿悟、灵感的萌发,瞬间的创造,稍纵即逝。这就需要我们拥有一双慧眼,敏锐的发现、捕捉、利用这些资源,选择适当的问题以恰当的方式把“意外亮点”当作生成的“课眼”,并利用着这意外的动态生成资源引导教学进程以实现课堂生成,使课堂在动态生成过程中达成教学目标。 在分析1912年泰坦尼克号沉没时,当天为什么多大雾,同学们得出结论是:寒暖流交汇处多海雾。这时有同学问:加拉帕戈斯群岛大多数地区沿岸是秘鲁寒流,气候极端干燥,但是为什么也多浓湿雾? 受秘鲁寒流影响,近地面水汽容易凝结成浓雾, 热带海洋广阔,水汽充足, 暖空气与寒流水面接触,下层冷却,形成稳定的逆温层,水汽难以对流扩散, 在东南信风吹拂下,海上浓雾源源不断吹送到岛上.... 通过众多同学你一言我一语的回答,争辩基本把雾形成的几个影响因素分析非常透彻。 多向互动、动态生成,课堂因生成而精彩。在动态生成的教学环节中,学生有较大的思考空间,思维有一定的长度和跨度,他们积极调动富有个性色彩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等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与同学、与老师进行思与思的碰撞、心与心的交流,使潜在的能量得以充分释放,个性得以充分张扬。
三、利用学生的否定和批判,因势利导,推进课堂动态生成 在动态生成的课堂上,有许多生成性因素具有不可控性,特别是学生这一最大的变量,是根本无法预设的,来自学生一头的“未知”、“意外”是否定、批判预设,这就需要老师发挥教学机智,及时捕捉、分析、判断、重组和处理好来自于课堂的种种生成要素,随机应变,灵活调控,将其作为教学资源加以利用,对教学预设进行及时调整,使生成变得有效,在师生对话中创生出精彩。 在“沼泽”这一课教学中,分析西西伯利亚平原沼泽广布的原因。同学回答: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气温低,蒸发量小;下层土层冻结(永冻层),阻止水分下渗;(凌汛等导致)河水泛滥...我总结说,沼泽形成的一个重要条件是强调来水较多。这个时候,有一个学生提出反对意见,不是所有的沼泽都要强调来水较多。盐沼就不能强调淡水来水较多。我因势利导,盐沼的形成与沼泽的形成原因有什么不同,把这个问题抛给学生思考:学生热烈讨论并回答:共同原因:冻土广布,下渗弱、地势低洼,排水不畅...不同之处:盐沼要侧重:气候干旱,降水少,长期蒸发盐分积累;内流湖,河流带来盐分物质,无法排泄... 整节课堂,呈现出了生气勃勃的精神状态。利用学生的否定、批判预设,有意创设理想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感到轻松、愉悦,促进学生积极地思考、体验,敢于大胆地表达、大胆地表现、大胆地质疑,激发他们的热情,促进课堂教学实效性的进一步提升,教学相长。
四、不断进行课后反思,是课堂动态生成的升华
由于课堂的设计需要考虑许多方面因素,致使出现事先预设之外始料不及的现象,所以一个课堂设计,常常会在上课过程中产生许多生成资源。及时记录课堂中出现的真实情况,通过回顾、分析、反思,改进课堂教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可行性和科学性。通过教学后反思,可以帮助我们从更高层面上看待教学行为,提升一种过去不被强调的课堂开发和生成的能力,最终使我们每天进行的教学实践都成为研究性的改革实践,从而提高我们的实践智慧,从容的应对动态生成性资源,逐步构建可供自己使用的课堂生成性课堂资源库,可以为我们对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课堂资源的发掘与利用提供很大的帮助。
|
闽公网安备 35030202000319号
版权所有:PG电子·(中国)官方网站
Copyright ©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序号:闽ICP备05012062号-1号]
地址: 莆田市城厢区霞林街道办学园南街1699号 351100 05942631666 电话:05942631666 传真地址:05942631938